首页 热点旅游体育景点消费娱乐文化历史考古生活

“大女主剧”,男主演为何“不给力”?

目前,都市剧似乎成了所谓“大女剧”的天下。盘点一下最近热播的《爱情法则》《我们吵架的那年》《心荡漾》等。,全部聚焦都市年轻女性,讲述她们的职场和爱情生活。这本该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但无一例外,观众的评分都是“不及格”,《我们玩的那年》的网络评分甚至只有3.9分。

“滑铁卢”名声的原因很复杂,观众对“火力”的批评最为激烈。除了悬置的剧情,还有一些男演员为这些“大小姐”们演戏——他们的表演生硬木讷,或者表情夸张“油腻”。有网友“愤怒”地问:这些剧的男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曾几何时,在商战、侦探小说等“硬核”剧里,女性角色往往被主创设定为“花瓶”,因此备受观众诟病。然而,当市场趋势发生变化时,“大女人戏”中的男性角色不仅不能满足观众对“理想对象”的投射,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角色表演都被严重破坏。这种现象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两个男演员的表演,更是主创艺人盲目跟风“女性题材热”却不愿意真正倾听观众的声音,认真打磨剧本的傲慢与浮躁。轻佻制作的所谓“女性励志”作品,既看不到“真正励志有魅力的女性”,也看不到“真诚有担当的男性”。

《大女人戏》里的男主角是不是很平淡或者很油腻?

首先,演技的堕落。在《我们玩耍的那年》中,张雨剑饰演的杜秉文原本是一个精英海归,却饰演了一个荒诞感十足的角色。虽然剧本基础薄弱,但塑造有能力又幽默的人物并无难度。尤其是在这种“大女戏”中,作为一个对评委说实话的男性角色,如果表演到位,甚至可以非常讨喜。然而,在剧中,张雨剑几乎总是低垂着眼睛,并不时做出极其夸张的表情。尤其是在电梯间,他向自己从小喜欢的女主角表白“等我当了副总我就娶你”后,背后露出了诡异的“邪笑”,被观众吐槽“演悬疑片的恐怖”。在都市剧越来越实用,“霸道总裁”已经过时的当下,似乎还是有人把油腻误认为潇洒,把轻浮误认为潇洒。难怪有观众吐槽张雨剑是“汉斯·张2.0”,对比后者在《东八区绅士》中的表现也让观众感到不适。

有的人演技夸张到“出轨”,有的人则是一直到最后都很平淡僵硬。在《爱情二八定律》中,搜搜饰演的华阳的出场是“宅在家里投资宅男”的设定,但“宅男”并不是指面无表情、怒气冲冲。在剧情发展中,本该呈现的愤怒、无助、迷茫、惊愕、羞愧,往往被他“睡不着”的茫然表情和空洞眼神敷衍过去。这样平淡的状态如何成为女性励志剧中的理想对象?

当然,从杨幂、陈都灵到露露,这些剧中的“大小姐”往往以一种过于面部化和象征性的方式来刻画职场女性。这几年,他们似乎总是难以走出偶像剧女主角的“舒适圈”,陷入“一切都一样”的怪圈。比起磨练演技,他们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形象和衣着是否吸引人。《我们撞上的那一年》中,露露饰演的古八轻松出现在办公室,精致的波浪卷,镶嵌水钻的时尚服饰,尖头细高跟鞋。虽然时尚元素是当下剧的标配,但她专注外在的穿衣打扮,在提升工作能力上花了多少时间,很难让观众信服。

即使主旋律是女性,剧中的男性角色也不应该敷衍。

其实回过头来看,这些演员也有过正常自然的表演期。例如,真正让张雨剑走红的是他在2020年的电视剧《下一站是幸福》中饰演的年轻大学教师何。虽然他的表演没有聪明到能把职场上当老师的两个形象和家庭中活泼的弟弟区分开来,但还是很自然的。

但“出圈走红”更多的是“角色加成”,并不代表观众对他演技的认可。去年一部《热血大侦探》把张雨剑打回原形,暴露出诸多缺点,导致《我们的戏年》一路滑坡,演出水平再次探底。

相比张雨剑曾经有过的“过得去的作品”,徐凯被网友评论为“身在烂剧中,电影不留身”。从《仙尘》到《雅歌》,再到《你笑起来真美》,表演几乎是“原地踏步”,但当时对作品的评论更多的是聚焦在“围观”和“讨好评”的女主角身上,他能够在众矢之的声中一次次“躲”起来。

盘点众多年轻男演员在不同剧里参差不齐的表现,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演技有待提高的个体问题,更是所谓“女性题材”剧口号的无力和空洞。在所谓“大女人”的创作中,主创至少愿意在表面上“描述”网络价值、事业成功、情感世界,依靠大龄单身女性的社会刻板印象及其反转来完成戏剧冲突。说到男性角色,女主角遇到的所谓“高素质男性”就留下了“学霸”、“精英”、“有钱”等关键词,从演员的表演到角色的塑造,他们甚至都懒得往这个方向靠近一点。面对这种情况,即使是在温柔甜蜜的“撒糖”环节,观众也只能在弹幕中播放“不能推倒”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大众感慨“女剧”中的女主角能否“独美”的呼声下,影视大师们不仅要反思演员的选角失误,更要反思其傲慢创作态度的根源,认真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女性题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