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儿童电影协会发布了“百年中国儿童电影百部经典”名单,济南本土电影《麦兜之夏》榜上有名。中国的儿童真人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60、70后,记得鸡毛信、小战士张嘎的露天放映,还有80、90后的童年电影,比如《雷霆宝贝》、《草房子》...专注成长的优质儿童电影,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
随着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发展,儿童电影的存在感逐渐减弱,票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毫无优势。这个题材的创作需要刷新当下光影世界的存在感。
活力与人性之美
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儿童电影是1922年出版的《顽童》。这部电影第一次以儿童为主角,从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出许多经典的儿童电影。1949年《三毛的流浪》出版,喜剧的外壳反映了当时街头儿童的真实状况,其知名度和思想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入了抗战元素的儿童英雄电影《闪耀的红星》、《小战士张嘎》等,作为革命历史题材儿童电影的代表,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最生动的德育素材。潘冬子和张嘎子成为50后和60后心中的年轻英雄。1954年上映的《鸡毛信》,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儿童电影。此后的二十年间,共有77部儿童电影走近观众,如《黎明河畔》、《英雄小八路》、《祖国的花朵》等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儿童电影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春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中国的大门是对外开放的,文化的融合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意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儿童作为主要的观众对电影内容有了新的需求。儿童科幻电影开始出现。《霹雳宝贝》和《气氛消失》带来了视听方面的新体验,满足了孩子们对童话和科幻场景的想象。
另一方面,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为儿童电影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沃土。从《哦,甜甜的雪》到《红衣少女》,儿童文学改编电影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以儿童为本”的思想逐渐成为儿童电影制作的标准。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除了反映儿童的精神世界,展现儿童的现实生活,更关注儿童和成人。
进入新世纪,儿童电影的发展遇到了短视频泛滥和信息爆炸的冲击,但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暖春》中的小花、《长江七号》中的七仔等人物,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共同记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电影和独立电影正在兴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关注少数民族的儿童电影发展迅速。《旺扎的雨鞋》《旋风少女队》等电影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真实生活,《家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走路上学》在叙事的基础上揭示了故事背后的社会发展。
“无论是贴近生活的讲述,还是富有想象力的讲述,投射到儿童电影的大银幕上,自然会合理化。因为它们是积极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活力和人性之美。”文化学者苟认为,很多儿童电影之所以作为经典而受欢迎,是因为它们始终秉持精品意识,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
回归“儿童本位”
《麦豆的夏天》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故事一方面反映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儿童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叙事手法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充满童趣,寓教于乐。影片引导孩子积极思考,不突兀,不死板,帮助孩子在沉默中学习生活之道。
所以,儿童电影创作要理解和尊重儿童的意见,用真诚敲开童真的大门。遗憾的是,部分儿童电影存在说教色彩重、题材有限等问题,导致内容吸引力不足。影片中的人物偏离了儿童的行为特征,沾染了表演痕迹,悬于事实之上。
“内容为王”永远是艺术创作成功的铁律。成功的内容制作要适合目标观众的喜好,儿童电影也不例外。然而,当被问及“你想看什么样的儿童电影”时,孩子往往会缺席或失语。当“麦兜的夏天”最初成立时,它的目的是拍摄城市中儿童的生活。通过论坛,创作团队到济南市多所小学听取孩子们的想法,但收效甚微,一度出现灵感枯竭的情况。“座谈会上,学生在家长老师面前说话比较严肃,孩子的古灵精怪很难直接流露出来。”《麦豆的夏天》出版人、电影制片人徐明珍介绍。
主观臆测不能代表孩子的意见,机械问答不能洞悉孩子的想法。这部电影最后展示了一个来自城市的小男孩在乡村生活中的冒险经历。这种灵感来源于一次不经意的聊天,配合一副儿童卡就奏效了。路过一所小学的食堂,5元钱的儿童卡和正在逛街的小学生“成了朋友”。在玩耍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孩子们寒暑假回山里老家爬树钓鱼,过着和学校不一样的生活。正是孩子们的这些话,让导演意识到城市之外还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儿童世界,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奇妙之处。
影片中呈现的乡村生活,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生活和自然的美好,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纯净的世界,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儿童电影的美育功能。对于在城市里土生土长的小观众来说,乡村题材打开了通往大自然的大门,城市之外的风景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土壤。校园、乡村、家庭是儿童电影中最常见的元素,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也不乏教育意义和戏剧张力。很多作家都承认,这些元素“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人有话可说,不至于偏离儿童的世界”。
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电影的教育作用,避免刻板的人物形象和刻板的说教,打磨剧本的跌宕起伏,塑造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也是制胜的法宝。许明珍说:“孩子的筛选能力不够,创作者有责任对呈现给他们的内容进行筛选。但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只需要讲好故事,里面蕴含的精神和力量,要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自我感知”是对孩子理解能力的信任,是平等和尊重的体现。在《麦豆的夏天》放映的互动环节,很多小朋友看完电影后都表达了自己想像片中主人公一样“给长辈洗脚”的想法。
可见儿童电影在丰富精神世界和培养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有尊重儿童的个体选择,回归“儿童本位”,儿童电影才能给目标观众打高分。
工业化道路行不通?
事实上,儿童电影很难产业化,这成为创作和发行的一道门槛。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难以获得人气。在儿童电影的细分市场中,大多数孩子最喜欢的电影仍然是《熊出没》和《小猪佩奇》。围绕经典IP打造的动画电影,是家长和孩子观影的首选。没有知名人物加持的真人儿童电影,在观众基础上缺乏天然优势,票房表现不尽如人意。
但是儿童电影也可以借鉴动画电影的发展。许明振认为,真人儿童电影和动画电影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大人出钱,小孩看。拿钱和花钱是不一样的。”动画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近年来,《哪吒》《大圣归来》等动画电影都在逐渐向“儿童能看懂,成人能感同身受”的方向探索,“老少皆宜”成为打破票房魔咒的解药。真人儿童电影也可以向这个目标迈进。在内容制作和电影推广方面,创作者可以在成人和儿童之间找到更多的共同点,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独立。
即使内容能引起共鸣,不系统的放映频率也很难缩短孩子与电影院的距离。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集中在周末,影院钥匙的有效期按月计算,对于有商业需求的儿童电影来说并不划算。《麦兜之夏》也耽误了关键,只是因为宣传活动跟不上影院放映的节奏。近年来,许明珍等儿童电影人致力于“儿童影院联盟”的推广。在指定的影院,周末上午的非黄金时段留给儿童电影放映,让孩子的周末活动多一个选择,让看电影成为一种习惯。
然而,对于大多数儿童电影创作者来说,公益效果比物质收益更重要。儿童电影的公益性质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流媒体的兴起而淡化。和大多数儿童电影一样,《麦豆的夏天》依然是孩子们的田间学校。创作团队走过了许多小学和幼儿园,在文化宫和其他青少年娱乐场所举行过放映。儿童电影作为培养中小学生道德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进校园仍然是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的最高效途径。除了协助拍摄和参与放映,很多学校也在鼓励学生参与微电影的创作,进一步延伸和应用“以儿童为本”的理念。随着社区主体性的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功能不断完善,儿童电影有了新的放映场所,儿童在家里也有了固定的观影基地,观众与电影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2022年4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指出,影视教育作为艺术“新三门”科目之一,正式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儿童电影大有可为,很多地区已经率先通过电影育人。据了解,深圳宝安区大部分小学都有放映厅,看儿童电影已经成为当地小学生的日常;四川很多地方利用成都儿童电影周,依靠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儿童电影的放映频率。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社区参与到影视教育中来,儿童电影将在新时代取得长足的进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