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仅要下地头,更要走进群众的心间。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定制式文化服务是一种可探索的方式。今年以来,白水县通过推行定制式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汇聚文化的涓涓细流,润泽群众精神生活。
“群众要听啥,我们就讲啥”
“大家跟着我,左手往高再抬一点儿,注意表情……”8月10日上午,在白水县尧禾镇尧禾社区,白水县文化馆干部雷艳耐心地给群众指导舞蹈动作。雷艳是白水县文旅局文艺文化志愿服务人才库的成员,这已经是她和志愿服务队其他成员第三次来尧禾社区。前两天社区新排了个广场舞,但很多参演居民动作不到位,雷艳专程来指导。
据了解,文艺文化志愿服务人才库是白水县文旅局为了活跃群众文艺文化生活,方便群众、村组、社会团体文艺文化人才的培养、交流、传承,整合县域内舞蹈、声乐、曲艺、摄影等专业人才而组建的。白水县文旅局根据人才库人才专业特长,制作人才明细表分发给镇、村文化站,并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常规培训。各镇、村可以根据需要点名要求心仪的专业老师亲临指导。
“有啥不会的、不懂的,就选择文艺文化志愿服务人才库的老师来给我们授课。大家带着问题学习,效果非常好。”尧禾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喜红告诉记者。
“以前咱的志愿服务队都是按照规定,一年内在固定场所开展几次培训,老师讲什么群众就听什么,群众是被动接受。今年我们思考,为什么不能倒过来?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群众要听啥,我们就讲啥。这样培训更有针对性,群众喜欢听,咱们的人才优势也能得到更好发挥。”白水县文旅局副局长李颖介绍。
戏曲下地头,享受在“家里”
“剧团演员辛苦了!”“平贵演得好”……在白水县剧团一元剧场的网络直播间,不时有戏迷们点赞、评论。从今年1月起,白水县剧团进镇入村,将一元剧场从剧团搬到了村部、巷道、树下。他们在全县巡回演出经典传统剧目、小戏小品及新编剧目,目前已经在全县60多个村表演《庵堂认母》《三娘教子》等40多个剧目的本戏及折子戏。
“有为娘发下誓教儿成名,送儿在南学读孔孟,只望你读书知礼有前程……”台上的演员唱腔抑扬顿挫、悠扬婉转,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就像是在现场看《秦之声》一样,过瘾!”正在村委会门口看戏的村民王明一边跟着唱腔打节奏,一边告诉记者,他刚从地里回来,听说村委会有戏,就骑着三轮车和老伴过来了。
“将一元剧场搬到老百姓身边”是白水县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系列活动之一。为了让文化娱乐活动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白水县文旅局将公共文化活动下沉到镇、村、社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
白水县剧团工作人员韩晨告诉记者:“我们今年计划在全县表演180场次,每场表演时早晨发布直播预告,19时30分准时开演。有时候群众留言想听什么剧目,我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安排。群众看戏热情很高,经常有几百人在戏台前观看,也有人通过直播收看,有时候表演完,群众还拿出自己家的杏、樱桃送给演员。这样的送戏下乡活动,真的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你看书,我买单”
“‘你看书,我买单’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已经接到386名读者的需求信息,第一批共95本书已经购回,剩余的书单已报送,近期就能买回来。”白水县图书馆馆长刘枫说。
将图书馆选择图书的权利交给读者,购书环节从原来图书馆工作人员单向选择图书转变为读者参与选择,极大程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这种新模式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馆藏图书质量和借阅率,优化了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提升了图书的利用率。
“我经常在周末带女儿来图书馆,这里读书环境好,还经常举办‘小苹果故事会’,我女儿特别喜欢。现在,图书馆还根据读者需求购书。作为一个爱读书的白水人,我很高兴。”居民王洋洋对记者说。
王洋洋提到的“小苹果故事会”已经成为白水县图书馆的品牌。“苹果老师”通过情景式表演、课件展示等形式将生动的绘本故事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深受小朋友喜爱。目前图书馆已经在馆内及乡村幼儿园开展该活动28次,服务超千人次。
“从群众需求出发,变公共文化资源‘下沉’为服务‘下沉’,变灌输式服务为定制式服务,让每一个文化团体的优势都得到有效发挥,是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推动建设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李颖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