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旅游体育景点消费娱乐文化历史考古生活

“活”起来的乡愁更有温度

□ 吴雨阳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在当下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人们愈发感受到乡土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不断厘清和挖掘村史村事的同时,乡村正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活”化历史沿革、村落文化,让文化之根、乡愁之魂的呈现方式跟上时代语境的变化。

在苏州吴中区越溪街道莫舍社区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的风流古韵至今悠悠未散。范成大五十八岁时,在苏州城西南的上方山麓、石湖之畔归隐,沿越来溪地势高下,设“北山堂”“玉雪坡”“千岩观”“梦鱼轩” “绮川亭”等景,其中绮川亭就建在石湖南岸的莫舍村,村人引以为豪,代代以范文穆公为榜样,文风郁郁,人心淳然。

如今,村子整体拆迁成了社区,为了让大家记住来时路,社区于2022年邀请当地老党员、书画家李文元,仿绘莫舍先贤、明代文人莫旦所著《弘治吴江志》中的《范文穆公绮川亭图》,悬挂在位于社区中心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图上一行小字,“范文穆公绮川亭图乃莫舍村古址”。往来的居民们经常到这里,观看画上山水为景,烟火关情,遥想祖辈发愤苦读、编修志书的往事,遥远的历史仿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千年百载的石湖记忆好像也有了温度。

故土留根,是最好的文脉传承。有着七八十年历史的雕花大床、“大队经济”时代的搪瓷缸、锈迹斑驳的二八杠自行车……走进宜兴白塔村乡村记忆馆,每个镌刻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村庄的故事。位于扬州古城南郊的渡江村,村史馆内收藏着村民捐赠的各类老物件,“三把刀”图板记录着村人背井离乡,提着菜刀、剃刀、修脚刀去大城市讨生活的往事。桩桩件件,无一不布满了生活的印记和温度,让独特的乡土记忆扑面而来。

近年来,各地“村史馆”众筹老物件,重现“旧场景”,不仅成为后人了解村史、追根溯往的源泉,更让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时代见证更加生动。春拖犁耙,夏挥锄头,秋舞镰刀,冬抡铁锹,是农民耕耘的缩影;一条扒网,江里湖里讨生活,是渔家艰辛的写照。虽然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这些器具了,但只要走进这样一个记忆场所,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那些劳动场景,感受到代代村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大刀阔斧,羽化蝶变,从先辈们的勤劳和汗水中汲取无穷力量。

“越南战争爆发后,我们作为入伍不到70天的新兵奔赴战场。对空战斗打得激烈,敌机连续轰炸九次,我的枪管打得发红,根本来不及换,在作战中被震聋了耳朵。”莫舍社区党员、援越抗美老兵宋福民,在社区的“故事茶馆”讲述他所亲历的越南战争。在南京高淳区古柏街道三保村的渔耕馆,72岁的村民魏晋瑞回忆并感叹着时代巨变:“改革开放了,渔业资源放开,我们六个人合置了一条扒网到石臼湖里捕鱼,一天弄了30元,以前一年到头口袋里都没有30元呀。如今更不用说,靠水护水,洗脚上岸养螃蟹,年获利少说也有5万元……”

故事有人讲才有生命,文化有传承才有灵魂。当下的众多乡村,不仅重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为老中心等空间的打造提升,更积极邀请对村史村事知情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讲述亲历的乡村变化、时代发展。那些身边的故事和正能量的好人好事,多维立体地展示生活变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党史、忆乡情,让好村风、好民风不断传承。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老人群体一方面是被服务、受关爱的群体,另一方面,通过晒今昔变化、讲乡贤故事、传文明家训,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融入了文明乡风的建设中,在“银发生辉”的人生阶段书写美丽“夕阳红”。

留住乡村根脉,谱写振兴新篇。深厚的人文情怀,让乡村的过去与现在之间串成了河流,搭起了桥梁,激发更多人对家乡的文化认同,也内化为当地文化景观的再创新,让本土文化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