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旅游体育景点消费娱乐文化历史考古生活

用“工业思维”推动文旅出圈

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能停2300辆车的停车场满满当当;启东圆陀角海上威尼斯酒店一房难求;滨江五山片区每晚江畔游人如织……天气刚刚出伏,南通旅游热度丝毫不减。

过去,人们游南通往往停留在“老三样”——爬狼山、游濠河、看张謇。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南通也一度被调侃为“文旅荒漠”。资源禀赋有限,文旅如何出彩?南通,这个以工业经济见长的城市,在今年夏天用火爆的市场表现验证了文旅新探索的成色。

项目为王,“无中生有”增流量

离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不远,今年6月刚开业的二期项目——冰雪乐园异常火爆。自开业以来,每天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暑假期间,多次单日客流量突破7000人次。

开业即火爆的何止冰雪世界!启东今年重点打造的启唐城沉浸乐园,25万平方米唐风建筑集群1∶1深度还原古风街区。穿上汉服,拿上令牌,与200多名非玩家角色玩一把深度沉浸式“剧本杀”,一下子戳中年轻人的“兴奋点”,开业期间日均客流破万人次。前不久,“极限挑战”节目组把节目录制地选在这里。

“立足南通,盯住全国市场。”江苏森迪文旅集团董事长秘书王飞分析,只有不断开发新项目,才能持续提高“流量”,生成“增量”。

在动物园景区内,一片盘根错节的巨型树根矗立在水上,这是今年5月对外营业的梦幻岛树屋项目。“100多间树屋远远不够住,我们自己都订不到。”工作人员介绍。不远处,一座非洲草原主题酒店正在加紧装修,年底竣工后,整个园区预计年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营收超8亿元。

发展工业经济首抓项目建设,发展文旅产业同样坚持“项目为王”。近3年的省级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单中,南通10多个项目在列,今年,总投资185亿元的125个市级重点文旅项目正加紧建设。

山东游客张皓洋早年来过南通,今年再来时惊讶地发现,南通竟增加了这么多新奇景点,从洲际梦幻岛植物园玩到冰雪乐园,一日之内赏玩四时景,他觉得这趟超值。

腾笼换凤,工业旅游彰特色

暑假伊始,南通召开首届工业旅游特色产品展销会,围绕融合“工业+文化+旅游”主题,推选发布包括唐闸古镇民族工业风情之旅在内的9条“可看、可玩、可购、可体验”的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古式宫灯般的路灯两侧,青石板路延伸到每一个旧工房门口……把老工房改造成美术馆、博物馆、手工艺术工坊,今天的唐闸古镇重现往昔繁盛。

100多年前,爱国企业家张謇办实业、兴教育、建城市,创造20多个“中国第一”,为南通赢得“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随着时间淘洗,当年的工厂褪去制造功能。活用工业遗存,做好“腾笼换凤”文章,是南通文旅“出圈”的又一探索。

“开园不到两年,已吸引游客近百万。”唐闸北市街区工作人员介绍,北市街区以近代工业集聚区为依托,搭载非遗老字号、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业态,成功将工业历史文化“变现”,未来,还将“乘胜追击”,将唐闸北市街区和周边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西工房及新建的600亩文旅区融合。

张謇是南通工业旅游的独有IP。在近日文旅部推出的《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中,张謇故里——海门区常乐镇颐生村被列入长江乡村振兴之旅推荐。颐生村党总支书记顾蓓蕾告诉记者,颐生村本是个农业村,却意外乘上以张謇为主题的旅游“翅膀”,以颐生酒厂为核心,将张謇故居、颐生·汀村等串珠成链。如今,百年颐生酒醇厚迷人的酒香,吸引各方游客前来打卡。

转型升级,江风海韵奏新曲

7月25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在濠河畔开演。南通市民孙新能激动不已:“阔别多年的‘濠滨夏夜’又回来了!”

一条10公里长的濠河绕着南通城流淌千年,是南通最著名的文旅招牌。旧词谱新曲,濠河景区今年启动水上博物馆线路,入选18个江苏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名录。在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绵延数十公里的滨江步道已成为游客来南通游山看江的首选,7月游客数量突破30万人次。

转型升级的不只一山一河,作为全国唯一滨江临海邻上海的城市,南通做优文旅产业“江风海韵”大文章。

今年4月,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在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上提出,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强市、打造长三角新兴旅游目的地。旅游节处处点题“江海”,发布的六大板块100多项文旅活动几乎都与江海相关。

被重点推介的海门青龙港1806景区,以青龙港码头为轴心,总投资超5亿元,打造“四季变化鲜明”的滨江生态景观绿地。来自南通市区的四季户外自行车骑行队将其纳入团队骑行路线之一,这里也成为南通“江海之链·恋上南通”追梦最美江海岸线系列活动最火热的路线。

坐拥沿江岸线239公里、沿海岸线238公里,当下,南通正聚力打造“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从拥江揽海到畅游江海,南通文旅加快驶向新蓝海。统计显示,今年1—7月,全市接待游客3535.96万人次,同比增长86.3%;实现旅游总收入479.21亿元,同比增长83.2%。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5.6%和8.5%,分别高于全省4.4和5.4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