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旅游体育景点消费娱乐文化历史考古生活

周野芒回忆大师教训:靠机器人,靠假装抢票骗观众,都是不行的

4月2日晚,阔别两年的“佐临话剧艺术奖”颁奖典礼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

著名演员周野芒讲了来自中国话剧先驱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奠基人黄佐临回忆录《点滴往事》里“摆噱头”的教训——

旧上海的各个剧团中,都有专职搞宣传的,有的剧团甚至有三四个人。可是苦干、苦干,穷得连一个专职宣传的人都养不起,只得由编剧柯灵兼任。幸好“苦干”卖座状况一直很好,有一批基本观众,被我们称之为“苦友”。

那时,石挥曾导演过一部捷克的话剧《机器人》,因他自己没能参加演出,《机器人》的卖座情况就不好。怎么才能叫座呢?我们凑在一块儿研究。有人主张挂个“机器人”在门口,招徕观众。但挂起来一试,机器人狰狞可怖,把人都吓跑了。有人想出一个主意,组织一批忠实的“苦友”到票房挤票,带动大家买票。这个主意很有噱头,立即被采纳了。

“苦友”们听说以后,很同情我们,一大早就来票房排队,吵吵嚷嚷,争先恐后,演了一出推销票子的戏外戏,果然,不明真相的观众一哄而上,把《机器人》的票子抢购一空。

这一场戏用“噱头”客满了,下一场戏再用这个“噱头”,就不灵了。《机器人》的卖座始终不好。这给了我们一个教训:靠“噱头”是不行的,唯有真正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